資本壹周專欄文章
返回
改革公營醫療系統 應對未來挑戰
25.07.2013
近年社會對醫管局有不少批評,例如人手不足、資源不均、輪候時間過長等等。加上在人口老化及經營成本日漸上升的情況下,醫療體系所面對的壓力,只會有增無減。從這個角度去看,醫管局有必要作出檢討和改革。
首要改善的,是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根據醫管局的數據,目前有200多個醫生空缺,情況令人憂慮。人手不足,卻要應付大量的工作,很多醫護人員選擇「跳槽」到私院,令公院的人手買少見少。醫管局以兼職及海外醫生填補空缺,也只能是緩兵之計,局方最應該做的,就是改善員工的待遇,減少不必要的非臨床的工作。同時,亦應做好人手規劃,增加醫學院及護士學系的學額,培訓更多本地人才。
另一個為人詬病的,是資源分配的問題。現時七個聯網所分到的資源差異極大,聯網間各自為政,互相爭奪資源,制度極不合理。筆者認為較可取的方法,應以區內人口數目及結構為基礎,人口多或長者比例多的聯網,所得的撥款應較多,其次才考慮服務量。將兩個因素綜合地考慮,才可保持合理及穩定性,制定更客觀及公平的撥款準則。
事實上,公營醫療系統在收費上與私家醫院有很大的差距,吸引了一班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中層市民到公立醫院求診,以致需求大增,輪候時間長,難以持續發展。故此,筆者建議醫管局硏究,在公營醫療系統之中,多設一級,讓有經濟能力或本身有購買醫療保險的中層市民,以介乎公院及私院之間的收費使用公院的服務,並可享有某些優化服務,例如自由選擇醫生等,以減輕醫管局的開支,騰出資源,改善服務。
首要改善的,是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根據醫管局的數據,目前有200多個醫生空缺,情況令人憂慮。人手不足,卻要應付大量的工作,很多醫護人員選擇「跳槽」到私院,令公院的人手買少見少。醫管局以兼職及海外醫生填補空缺,也只能是緩兵之計,局方最應該做的,就是改善員工的待遇,減少不必要的非臨床的工作。同時,亦應做好人手規劃,增加醫學院及護士學系的學額,培訓更多本地人才。
另一個為人詬病的,是資源分配的問題。現時七個聯網所分到的資源差異極大,聯網間各自為政,互相爭奪資源,制度極不合理。筆者認為較可取的方法,應以區內人口數目及結構為基礎,人口多或長者比例多的聯網,所得的撥款應較多,其次才考慮服務量。將兩個因素綜合地考慮,才可保持合理及穩定性,制定更客觀及公平的撥款準則。
事實上,公營醫療系統在收費上與私家醫院有很大的差距,吸引了一班有一定經濟能力的中層市民到公立醫院求診,以致需求大增,輪候時間長,難以持續發展。故此,筆者建議醫管局硏究,在公營醫療系統之中,多設一級,讓有經濟能力或本身有購買醫療保險的中層市民,以介乎公院及私院之間的收費使用公院的服務,並可享有某些優化服務,例如自由選擇醫生等,以減輕醫管局的開支,騰出資源,改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