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資訊媒體評論文章高中視藝現退修潮 恐礙藝術教育發展 _信報
媒體評論文章
返回
高中視藝現退修潮 恐礙藝術教育發展 _信報
12.04.2013

自新高中視藝科課程推出以來,各方意見不絕於報。年初,又有關注組織就視藝科作調查,指出只有少於一成任教視藝科的老師認同課程。文憑試報考人數下降,修讀的學生亦出現嚴重的退修潮,令人擔心藝術教育的前景。

 

宏觀來看,藝術教育除了可以培養公眾文化藝術內涵和藝術鑑賞能力,更可締造社會和諧及增加社會的創意資本。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與幼兒、小學至初中的藝術教育一脈相承,並銜接各大專藝術課程,是整個藝術教育的重要一環。但新高中學制出現的退修潮,卻令人擔心這個一脈相承的環節,能否發揮到應有的作用。

 

參閱歷屆考評局的報告,過往會考制度下每年約有六千至七千名考生報考視藝科,但首屆新高中文憑試竟然只錄得約四千五百名考生,急跌逾三成,比起十年前○二年會考的同類數字更暴跌近半。除了報考數字下跌以外,根據考評局最近的新高中科目資料調查,視藝科更出現大規模的退修潮,例如前年有五千三百九十九名中五生修讀視藝科,但去年升上中六之後卻大跌近兩成至只有四千三百九十三名。

 

考評重文字  漠視創作

 

視藝科的報考人數下降,甚至出現退修潮,與眾多因素有關。社會上有意見指出,最主要的問題是該科的考評制度設計不善。新課程的筆試首次考核學生的文字描述能力,令不少創作力高但語文能力稍遜的學生卻步。雖然個別外國的藝術科考評制度都有類似的筆試,唯獨本港筆試沒有考試範圍,如此條件下要求學生寫藝評,以及回應題目的作品進行相關創作,令考生無所適從。

 

參閱考評局的考試報告,首屆視藝考生只有百分之零點六獲最高成績5**,遠比會考及高考獲A率(約百之八)低,整體及格率亦不及會考和高考,新的考評制度的確值得質疑。

 

不論視藝科考評制度出了甚麼問題,但考試難取得合理成績是事實,學生修讀的意欲自然大打折扣。加上視藝科的校本評核佔全科評核的五成,是眾科之中最高,在必修科及選修科(4X+2X/3X)的配搭框架底下,學生也很可能因負荷太重而被逼放棄視藝科。

 

香港社會一直期望香港經濟可以向多元化發展,尤其在各項新興產業方面,為年輕人提供更多不同的出路。港府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投放二百多億在西九發展藝術文化區,可預料業界在未來將會對藝術工作者、藝評者或其他相關的人才有穩定而持續的需求,政府亦承諾大力推動藝術教育以培育觀眾群。然而,新學制似乎未能鼓勵多元學習,卻反令學生為應付考試及評核而放棄部分選修科目,很令人擔心視藝科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考評局較早前推出的二○一四年視藝科評核準則,已降低了部分校本評核的要求,稍為減輕學生的負擔,但能否扭轉退修潮還是未知之數。考慮到視藝科在藝術教育以及培養人才兩方面的深遠影響,亦涉及新高中學制的成效問題,教育局及考評局必須細心聽取各方意見,認真評估及審視課程,以香港藝術教育以及文化創意發展的未來為重。

 

(刊於2014年5月31日《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