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資訊
返回
仁川亞運反映本地體育政策不足
02.10.2014
執筆之時,韓國仁川亞運正踏入第12日賽事。不過,目前社會的焦點都放在佔中上,有關亞運的報道較少。其實今屆比賽,香港共派出472名運動員出賽,規模為歷屆賽事之冠。在運動員、教練及支援團隊的努力下,截至上一日賽事為止,香港在獎牌榜上暫列第10,奪得4金、5銀、20銅,成績不俗。
當中最教人振奮的,除了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勇奪兩金外,還有體操代表石偉雄在男子跳馬項目中,成功擊敗奧運冠軍、南韓選手梁鶴善,摘取了香港體操隊史上首面亞運金牌!這面金牌固然是得來不易,其價值不但在於令體操運動免被香港體育學院剔出精英項目;更在於向社會展視本地運動員的實力,也反映目前體育精英化制度的不足。事實上,由於資源有限,政府遂以計分和比賽成績來決定那些體育運動可以納入精英項目,但這個資源分配方法也有其缺點,極待檢討。政府當局應該投放更多的資源、給予更多的支援,為運動員的訓練,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另一點筆者想特別提出的,是本地社會對大型運動會的氣氛。今屆亞運會,免費電視台沒有轉播,市民頂多只可從新聞報道中,知道一些知名度較高的運動員的戰況、部份運動員得獎的消息、從相片中看到運動員站在頒獎台上的情況或是比賽過程的一些剪影,連得獎的比賽片段也欠奉,更莫說是一般的賽事報道。傳媒冷待比賽、政府缺乏宣傳、市民感受不到比賽的氣氛、努力比賽的運動員得不到社會應有的支持,可惜之餘,也達不到政府當局所說的體育盛事化之政策目標。
筆者認為,上述兩點必須改善,才能推動本地體育運動持續發展。
當中最教人振奮的,除了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勇奪兩金外,還有體操代表石偉雄在男子跳馬項目中,成功擊敗奧運冠軍、南韓選手梁鶴善,摘取了香港體操隊史上首面亞運金牌!這面金牌固然是得來不易,其價值不但在於令體操運動免被香港體育學院剔出精英項目;更在於向社會展視本地運動員的實力,也反映目前體育精英化制度的不足。事實上,由於資源有限,政府遂以計分和比賽成績來決定那些體育運動可以納入精英項目,但這個資源分配方法也有其缺點,極待檢討。政府當局應該投放更多的資源、給予更多的支援,為運動員的訓練,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另一點筆者想特別提出的,是本地社會對大型運動會的氣氛。今屆亞運會,免費電視台沒有轉播,市民頂多只可從新聞報道中,知道一些知名度較高的運動員的戰況、部份運動員得獎的消息、從相片中看到運動員站在頒獎台上的情況或是比賽過程的一些剪影,連得獎的比賽片段也欠奉,更莫說是一般的賽事報道。傳媒冷待比賽、政府缺乏宣傳、市民感受不到比賽的氣氛、努力比賽的運動員得不到社會應有的支持,可惜之餘,也達不到政府當局所說的體育盛事化之政策目標。
筆者認為,上述兩點必須改善,才能推動本地體育運動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