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在英國的筆者,參觀了有一百年歷史,可容納七萬六千人的奧脫福球場。參觀當日,這個曼聯主場也經歷了幾場大雨,但仍然是綠草如茵,以最佳的狀況,等待球季來臨。
筆者不是想在傷口上灑鹽,將香港的大球場,與奧脫福球場來作比較。有感而發的是,當政府將體育盛事化作為體育發展的政策目標,鞏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之同時,政府在體育文化的硬件投資和軟件配套,與國際級的水平比較,落差實在太大。
體育盛事,對香港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亦有助建立香港的都會魅力。旅發局在二○一一年的顧問研究指出,國際七人欖球可吸引二萬名海外旅客專程來港,為香港帶來的直接經濟收益近二點八二億港元。
康文署藥石亂投
另外,體育盛事化,不僅在於追求香港盛事之都的目標,還可滿足香港人對觀賞盛事的需求。根據統計處的數字,可看到香港人對體育之熱愛:香港有一百萬人對觀看足球有興趣,有十萬人表示想到現場觀看不同的球賽。而七月尾連續五場的英超勁旅比賽,入場人次達十二萬,最尾一場的電視觀眾人數,更有七十萬之多,可說是全城投入。
雖然市民有需求,政府有需要,但香港能舉辦世界級體育盛事的場館,屈指可數,要舉辦足球等大型運動場館,更只有大球場一個,五場賽事也要擠在大球場舉行,說明了香港舉辦體育盛事的場地局限。
新加坡積極進取
大球場成為大爛地,既有天災,亦有人禍的因素。除了管理人員對賽事頻密所帶來的場地損耗評估不足外,幾天大雨,也令問題雪上加霜。最令筆者難以理解的是連場賽事後,康文署不僅拿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就連發現問題的能力也欠奉,鋪沙之舉更是藥石亂投。最終要靠外隊發現問題,足總職員總動員,加上老天爺不再下雨,康文署的亡羊補牢,才見成效。
真正的專業管理,不是官僚主義,故步自封,望天打卦,而是應主動尋求專業意見,為最壞的打算,作最好的準備。康文署的場地收費雖然屬專業水平(佔門票收入的兩成),但收費與服務水平,很明顯是不成正比。
今次事件,反映了香港體育盛事化的樽頸問題,設施的硬件如是,軟件的管理也如是,問題不但存在於大型體育設施,大型的文化表演場地亦是同樣缺乏。香港要建立城市的軟實力,讓產業多元化,發展文化和體育產業,都是普遍市民的期望。然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我們將希望寄託於西九和啟德的發展,新加坡的濱海區,已發展成藝術文化和旅遊中心,而新加坡的體育城,也將於明年落成,大大增加新加坡主辦國際體育盛事的優勢。面對如此進取的競爭者,面對香港在硬軟件上的樽頸,西九和啟德的發展,還可以承受更多的節外生枝嗎?
(刊於2013年8月10日《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