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立法會事務發言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
發言
返回
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申請
29.11.2012

主席,在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3間機構分別向廣播事務管理局遞交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的申請,但直至今天,有關申請依然未有結果。

 

我一向支持政府適量增發免費電視牌照,負責任地開放免費電視的市場。自佳藝電視於1978年結業後,就只剩下無綫及亞視兩間免費電視台。兩台過去也經歷了數場電視戰,才逐漸演變為一台獨大。

 

過去,無論是三台鼎立,還是兩台進行電視戰的日子,最受惠的就是電視機前的觀眾。電視台為了爭取收視率,都出盡法寶,不少出色的電視節目,都是在這些競爭激烈的年代和環境下製作出來,為本地電視業開創了光輝的年代。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新電視台的成立,可為電視行業內台前幕後的專業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有利培育更多業界新進。特別是本地電視業和電影業關係密切,很多著名演員和導演都出身於電視台,甚至是歌影視三棲。若電視行業人才興旺,也有利為電影業界注入更多新血,促進演藝行業的發展。

 

近年,鄰近國家及地區的電視業飛速發展,本地電視業面臨不少挑戰。即使是本地觀眾,在資訊越來越來發達的年代,節目的選擇已不再局限於本地製作,日劇、韓劇、台劇,甚至內地製作的滲透力越來越強,節目質素和水平並不遜於本地,甚至超越本地的製作。若本地的電視市場仍維持在一個競爭性低的悶局,本地電視業的發展只會原地踏步,有損行業的競爭力。

 

增發免費電視牌照,是希望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廣播樞紐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是,政府在發出新牌照的同時,應在新牌照訂下一定的條款,確保新的營運者能夠肩負好公共傳媒的社會責任,特別是文化發展和社會和諧發展的責任。例如出於收視或廣告的考慮,在製作上容易傾向戲劇方面,而一些評論節目有時也很容易地流於譁眾取寵,故此在發牌條件內,應要求不同類型的節目,如戲劇、新聞、資訊、綜合娛樂、體育及文化藝術等,都有適當的比例,確保節目質素,或是設立專門的頻道,包括我一直倡議的文化藝術頻道等,讓不同類型的節目都有生存的空間。

 

主席,我必須強調,支持增發免費電視服務牌照,是希望創造一個公平、合理和具競爭力的市場環境,促進同業間的競爭,令觀眾得益及行業不斷進步。在這項競爭的原則下,我們不應該亦不可能預設某間或某些機構必然可以獲得發牌。有人預先投入,是他們表達參與這個行業的誠意表現,不應該被理解為風險自負的狀態;但這樣的作為,也不等於他們必然可以獲得服務牌照。這種說法,如果是出自評論者之口,我個人是非常同意的,但如果是出自負責推動商務發展及直接負責相關政策範疇的局長之口,便很容易地被理解為推卸責任,甚至讓人覺得有點涼薄。

 

對於目前的牌照持有人來說,新的競爭者必然會帶來衝擊。最近它們也提出一些數據,指本地的廣告收益多年來未有增長,不能容納過多免費電視台;但牌照申請者又提出數據,反指免費電視台的廣告收入一直增長,力挺增發牌照有理。究竟孰真孰假,抑或是刻意造成瞎子摸象,各取所需的狀態呢?

 

主席,我在這方面無深入研究,無發言權,但我相信在座無人會比政府更清楚目前廣播業的相關數據。廣告市場在過去數年是否有所增長,免費電視台佔了多少份額,能否容納更多免費電視台,政府理應一目了然,也可以此作為其決定是否發出更多免費電視節目牌照的重要依據。但是,政府一直沒有公開或評論有關數據,一直讓人覺得是企圖置身事外,這不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主席,3間機構免費電視節目牌照的申請,至今已經過差不多3年。我可以理解,過去數月新政府有所更替,可能需要一些時間處理這方面的政策,但我注意到,負責有關政策的局長基本上並沒有改變,而在過去數月,有關政策範圍也沒有發生很具爭議性,而可能會影響政府發牌決定的事件。所以,我覺得政府應該盡速發出牌照;如果政府有其他的考慮,也應該向大眾清楚地解釋當中的緣由,而不是不斷以正在審批作為解說,讓3間申請機構和公眾無了期地等待。我在此促請政府盡快公布3間機構申請免費電視服務牌照的結果,如果可能的話也批出新的牌照,還公眾一個合理的交代。

 

主席,我將支持盧偉國議員的修正案。雖然政府在發放免費電視牌照的問題上,近3年來一直未有交代,但在現階段,我看不到有任何證據說明這是出於政治的考慮,因此我不會支持毛孟靜議員的原議案,以及單仲偕議員、范國威議員和劉慧卿議員的修正案。

 

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