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立法會事務立法會事務2017年施政報告辯論(一)
立法會事務
返回
2017年施政報告辯論(一)
09.11.2017
主席,今年施政報告對教育政策着墨不少,部分措施例如注資研究基金,為修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研究院研究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助學金,金額相當於整個課程的學費,相信有助鼓勵本地學生投身研究工作;又例如成立宿舍發展基金,使大學宿位短缺的問題有望盡快紓緩,我認為這些均針對現有政策的不足而作出改善,方向值得支持。接下來,我想特別就初中中史獨立成科及新增教育資源兩大範疇提出一些意見。

對於當局決定將初中中史獨立成科,並就課程內容進行第二階段諮詢,我個人十分贊同,過去也曾在多個會議上表達我的意見。作為中華民族一分子,香港學生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可說是理所當然的。根據教育局的計算,現時有接近九成中學也是獨立中史科,但實際上,只要學校在初中3年內的其中1年設有中史科,也會被計算在內,所學的並不全面。餘下一成的中學則將中史與西史或社會人文科合併,以致課程失去中史的主軸,把應有的歷史脈絡拆散,而將學習範圍伸延至國際或社會層面,更令學生難以掌握,只可片面地學習一些斷續的知識。因此,今次提出中史獨立成科,不單可重新規劃課時和課程內容,更可令學生在初中3年內,連續、有系統及有條理地學習中史,改善以往課程的不足。

教育局在月初宣布展開第二階段諮詢,建議將來的中史課程,76%課節教授歷代政治演變,文化史和香港發展則分別各佔14%和10%。換言之,老師要在中一及中二兩年內,教授遠古至清代的歷史,到中三開始,便要教近代史和現代史。這個課程比例,值得關注。過去,中史課程側重教授遠古至清代歷史,基本上由中三下學期才開始教辛亥革命的課程。按老師的反映,原本的課時已比較緊迫,如果要按教育局的建議,教師又是否有足夠的課時授課呢?會否因為要追趕課程而草草授課?這點值得深究。如果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平衡課程和課時,課程或須進一步濃縮,屆時哪些題目應教授、哪些題目可以省略,相信又會掀起一番爭論。有關這些問題,我希望局方可以在諮詢時,以客觀的態度,多聽學校、前線老師和其他持份者的意見。

坊間有輿論希望藉着今次機會實行中史專科專教,以提升教學質素。如果有條件做到,當然是最好不過的,根據教育局的數據,在2016-2017學年,全港只有49%的初中中史科是由主修歷史的教師任教,即使將副修歷史的教師計算在內,也只有65%,部分教師的學科知識甚至只有中三程度。因此,專科專教只能是一個長遠目標,短期而言,教育局應考慮為兼教老師提供培訓課程,鼓勵進修,並在教材上作出支援,以確保教學質素。

另一個不能忽略的,便是如何能夠引起學生對中史的興趣。只要留意一下教育局的數據,便會發現自新高中學制推行以來,選修中史的同學越來越少。誠然,修讀歷史本身便較為沉悶,加上這科目在初中階段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很難引起同學的興趣。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願意修讀。因此,中史成為獨立必修科後,還得探討怎樣的課程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否則,選修人數會繼續減少,中史科將會進一步被邊緣化,遑論培訓更多主修中史的老師,實現專科專教。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對50億元新增教育資源的意見。特首在上任第一個星期,便宣布會投入更多財政資源,增加經常性撥款,包括向合資格修讀自資學士學位的學生,提供每年3萬元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而前往內地升讀學位課程的學生,亦可每年獲得5,000元的資助;改善中小學的班師比例,每班增加0.1名教師,可見新政府對教育的承擔和誠意。然而,上述措施只運用了新撥款中的36億元,而特首在施政報告中,也沒有交代餘下14億元的用途,只是表示會繼續與教育界商討。

事實上,有待解決的教育問題尚有很多,例如我們在議會經常也有討論的,就是促請政府增加資助學士學位學額,令符合入學資格的學生不會因學額不足而被拒諸門外;又例如進一步提升班師比例,達至學界共識的每班增加0.3名教師,而不是現時建議的每班增加0.1名教師,讓更多合約教師可以轉為常額編制,確保有穩定的教師團隊,這對教師、對學生同樣有利無害。此外,對於選擇往內地升學的學生,當局給予的財政支援遠遠不足,目前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每年最高可享 15,000 元資助,但學生卻要應付每年5,000元至10,000元人民幣的學費,而這還未計算住宿、生活費和往來路費,所以有關資助根本不足以應付開支。

至於政府今年新增的5,000元免入息審查資助,只是聊勝於無。再者,現時的申請資格僅限於內地156間大學,只佔內地近千間大學的小部分,令不少學生在升讀其他院校時無法得到資助。故此,增加財政支援、放寬申請資格是合適的做法。政府既然有增加經常性撥款的決心和條件,為甚麼不可以大刀闊斧,訂定目標,早日落實這些措施?

主席,接下來我想談談青年發展。對於青年發展,我們除可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參與社會事務或政策討論外,還有一個很重要且很基本的方面,便是政府向他們提供更多的活動和實踐空間、機會。空間不足是政府青年政策面對的嚴重問題,而空間不足同時也是本地文化藝術和體育發展其中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今年施政報告提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 ",參照藝術發展局現時於黃竹坑"ADC藝術空間"的模式,在私人物業業主提供的活化工廈和商場的樓面開拓空間,以市值大約一半的價錢租予有需要的人士,特別是讓年青人作創新科技、創意產業或文化藝術等用途。首批計劃有10幢活化工廠大廈和商廈參與,提供合共9萬平方呎的空間,在明年上半年便供申請租用。

政府想方設法為文化藝術、為青年尋覓發展空間,無疑是值得支持的。然而,對於文化藝術發展的龐大需要,9萬平方呎的空間,只可說是杯水車薪。事實上,在過去六七年,透過活化工廈政策而活化的樓面面積達1 862萬平方呎,但透過"青年共享空間計劃"提供的樓面面積,只佔當中不足1%,可說是九牛一毛,聊勝於無。

政府於2012年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原意是希望降低工廈的空置率,善用現有空間,同時希望提供合適的樓面面積,配合香港經濟和社會的需要,特別是為 6 項優勢產業(包括文化創意產業)提供發展空間。可是,活化工廈由2010年開始至 2016年結束,全港約1 400幢的工廈,只有150幢成功申請活化,僅佔總數約一成。雖然工廈空置率由6.7%下跌至5%,但這是活化工廈政策的效果,還是市場上各行各業因發展空間不足而遷入工廈,我們不得而知。

因此,在接下來推行的第二期活化工廈空間的預備過程中,我希望政府特別注意如何不會進一步擠壓文化藝術或康體發展,甚至是青年發展正在使用的空間,當局必須為他們提供更妥善的政策,例如同意在活化過程中,要求發展商提供一定的空間予青年發展、文化藝術或康體之用。

主席,我想提出的另一點,就是施政報告終於回應我提出多年的建議,即如何開放學校閒餘的空間時段,供文化藝術及體育團體使用,這項政策絕對值得支持和大力推廣,包括向學校提供風險管理,例如保險、保安、維護、清潔等支援,並給予一定的經濟誘因,讓學校可以保留全部或大部分的租金收入作其他提升教學的用途,我相信這樣可鼓勵更多學校開放其校舍,緩解現時社會上的龐大需求。我希望在這方面,民政事務局和教育局可以緊密攜手,妥善落實這項德政。

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