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立法會事務立法會事務書面質詢-新高中學制下的視覺藝術課程
立法會事務
返回
書面質詢-新高中學制下的視覺藝術課程
17.04.2013

以下為今日(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馬逢國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報告,在2010-2011學年修讀新高中學制(新高中)的視覺藝術科(視藝科)的5 399名中五學生當中,只有4 393名學生在升讀中六時繼續修讀該科目,減幅為18.6%。此外,2012年首屆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視藝科的考生出席人數為4 425人,比以往香港中學會考視藝科的考生出席人數(2000年有9 512人,而2008至2010年則每年約有6 500至6 800人)低得多。另外,據報,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較早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僅一成受訪的視藝科教師認同新高中視藝科課程,而受訪教師普遍認為文憑試的評分尺度過於嚴苛。在首屆視藝科文憑試中,只有53.5%的考生考獲第3級或以上的成績,而2009至2011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高考)平均每年有93.9%的考生考獲相約的E級或以上的成績。另一方面,只有少數設藝術或相關學士課程的專上院校,在其相關課程的收生要求中列明優先考慮文憑試視藝科的成績。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在2012-2013學年修讀視藝科的中四、中五及中六學生的人數分別為何;

 

(二)政府有否研究文憑試視藝科的考生人數下降及不少學生中途放棄修讀該科目的原因;如有,詳情為何,以及這個現象與課程設計、考試評核準則或首屆文憑試考生的成績是否有關,以及哪個因素的影響較大;

 

(三)當局有否檢討文憑試視藝科考獲第3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的百分比,較高考考獲E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的百分比為低的原因,以及這情況與該科的課程設計及考試評核準則是否有關係;當局會否考慮採取措施,令該兩個百分比相若;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四)當局有否評估新高中視藝科學生人數減少,對從事藝術教育的前線教師及開設該課程的學校有何影響,以及有否制訂措施處理這個問題;有否評估這個問題對香港的藝術教育以至創意藝術的人才培養的影響,以及政府有何措施處理這個問題;

 

(五)政府有否研究新高中視藝科課程的教師對該課程的認受性低的原因;如有,詳情為何,以及政府會採取甚麼改善措施;政府現時有何機制,確保前線視藝科教師對該科的意見得以向當局反映,以及會如何回應他們的意見;

 

(六)是否知悉,去年入讀本港專上院校的藝術或相關學士課程的學生中,曾修讀新高中視藝科課程的學生人數有多少;

 

(七)有否評估文憑試視藝科成績現時受本地的相關專上院校認可的程度偏低的原因為何,以及有何改善措施;會否考慮建議相關的專上院校在制訂藝術或相關課程的收生要求時,優先考慮曾修讀視藝科課程的學生;如不會,原因為何;及

 

(八)當局有否檢討新高中視藝科課程的落實情況,以及該課程能否達致預期的課程改革目標?

 

答覆:

 

主席:

 

  馬議員提及的「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在2013年1月的調查,指「僅一成教師認同高中視藝科的課程」,這只是根據38間學校(註一)回應的結果。然而,教育局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在2012年11月至12月向全港中學進行「新高中課程及評估學校意見調查」,收集了482間中學的回應。結果顯示,在345間回應有關視覺藝術科問題的學校中,大部分教師(65%)贊同為發展學生藝術評賞和創作的知識和技能,維持現行視覺藝術科課程架構和學習範疇不變,以及定期檢討與持續為學校提供支援。此外,多於一半教師(54%)同意視覺藝術科公開考試的結構和設計不變,並就每年考試作定期檢討及持續改善。

 

  教育局及考評局一直十分關注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及考評的落實,並致力以多元化措施提升視覺藝術科的學與教質素。除出版多樣化的學與教材料、評估個案分析及教學設計舉例外,還經常舉辦研討會、教學分享會,組織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教育局亦為選修視覺藝術科的高中學生舉辦同儕分享講座,讓學生了解課程要求,互相鼓勵,促進學習。本局亦舉辦一系列「與名人對談」座談會,由嘉賓講者分享體驗,喚起大眾支持和關注視覺藝術教育,更不時探訪學校,了解視覺藝術科的施行情況,並回應需要及提供支援。此外,我們亦與校長、大學學者和業界人士等不同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以了解各方面對本科課程和考評的意見。

 

  就馬議員的八個問題,現回覆如下:

 

(一)根據2012-13學年《新高中科目資料調查》顯示,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四、中五及中六學生人數分別為6 267、5 349及4 562。

 

(二)新高中選修科目的學生人數變化,主因是整體學生人數下降,而新高中課程鼓勵學生在中四時盡量探索興趣,多作體驗,故可修讀較多選修科目。他們在中五或中六時會按需要及能力,決定是否退修已選讀的科目。因此,修讀選修科目的學生人數/比率較前一學年有所減少是預計內的正常情況。

 

  根據《香港中學會考歷年報考情況及成績統計》及《201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公布》(新聞稿),在2008至2010三年,以及2012年的視覺藝術科考生數目,分別佔該年總報考人數的6.0%、5.7%、5.4%及6.1%。因此視覺藝術科考生比率並沒有大幅下跌的情況(註二)。

 

  此外,根據2010-11及2011-12學年《新高中科目資料調查》,修讀視覺藝術科學生比率的變化情況與其他選修科目相若。在2011-12學年,各個選修科目有關中五升中六的學生退修比率為11.8%至28.8%,而視覺藝術科的相關比率是18.6%,並沒有不正常的退修情況。

 

(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和以往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視覺藝術科,二者在修讀年期、課程內容、考試要求,以及考生人數各方面,均並不相同,實不應相提並論。此外,新高中各科是採用水平參照模式,而不是以常模參照模式進行評核的,因此考評局不會預設考生的成績比率。

 

(四)根據2009-10至2012-13學年《新高中科目資料調查》,提供視覺藝術科的學校由345間(佔全港中學76.2%)上升至357間(佔全港中學的79.5%),對從事藝術教育的教師需求稍有增加。有見及此,教育局持續透過不同的措施,例如舉辦專業培訓課程和組織專業學習社群,以及發展多樣化的學與教材料,積極為教師及修讀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

 

  此外,新高中課程提供了不同途徑,推動藝術教育和培養創意藝術的人才,例如每名高中學生都必須參與「藝術發展」學習經歷;而學生可因應興趣及專長選修音樂科和視覺藝術科,以及多個與藝術相關的「應用學習」課程。學生還可以「藝術」作為主題,進行通識教育科的「獨立專題研究」。

 

  事實上,培育創意藝術人才的途徑是多樣化的,並不單靠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如中國語文、英國語文、人文學科、科學及科技的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和價值,不單補足了藝術學習,更有助加深對不同文化層面的認識。學校課程內有很多跨學習領域的學習機會,都能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索藝術,並有效地培育創意藝術人才。

 

(五)如首段所提及教育局及考評局在2012年底的調查顯示,大部分教師對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和學習範疇均表示認同。事實上,新高中各選修科目的制訂,從2003年起經過多階段和多層次的諮詢,而每一階段諮詢都包括前線教師和不同持份者。從不同渠道所得的意見,均曾在包括教師委員的各科「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科目)委員會(高中)」討論及通過,以確保教師的意見獲得充分反映。然而,在訂定課程及考評細節時,我們仍須考慮不同持份者的觀點,以及本科的發展趨勢和國際上的認受性。

 

(六)有關去年升讀大學而入讀藝術或相關學系的學生中,曾修讀視覺藝術科的學生人數,本局並沒有這些資料。

 

(七)大部分大學要求學生修讀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及一至兩個選修科目(指定/非指定)。各方的共識是,大學在個別院系的要求中減少指定選修科目,這樣有助學校靈活規劃高中課程,避免過早把學生分流,學生也可因應本身的能力和興趣選擇選修科目。

 

  大學收生有其自主性,各院校及學系均有不同的收生準則,教育局不能要求大學在制訂取錄學生標準時,提高對修讀視覺藝術科學生的比重。

 

  視覺藝術科作為新高中其中一個選修科目,其地位與其他選修科目無異。

 

(八)教育局備有評估新高中課程實施的措施;自2009年開始已通過到訪學校、課堂觀察、問卷調查、焦點小組會議、訪談、論壇及研討會等途徑收集資料,並與持份者保持密切交流溝通,以了解新高中課程的實施情況。當中反映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的推行大致暢順;學生的藝術評賞和創作能力,以至共通能力如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及溝通能力均有良好的表現,並在香港中學文憑試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大多數教師亦已掌握校本評核的評分標準。整體而言,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課程及考評的落實大致令人滿意。

 

  教育局過去幾年所收集的資料及數據,有助了解新高中的推行情況,亦為檢討課程及評核提供寶貴的資料。我們會建基於現有的實踐經驗,就推行期間學校及學生所面對的挑戰,提供可行的建議和支援,以期可適時回應各持份者對新高中課程及評核的關注。

 

註一:有關報道,見2013年1月27日文匯報A16版《視藝教師怨文憑試評分嚴苛》一文。

 

註二:在2008至2010三年,報考香港中學會考總人數分別為109 574,119 007及127 162;而視覺藝術科應考人數分別為6 525,6 783及6 804。於2012年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總人數是73 074,而視覺藝術科應考人數是4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