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事務
返回
書面質詢:電子教材
09.12.2020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馬逢國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的書面答覆:
問題:
為防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學校擴散,學校在本年多次以網上教學取代面對面授課,令電子教材的需求急升。有教育出版界人士反映,他們在疫情期間免費向師生提供大量的電子教材,而有關的額外開支令他們的經濟負擔百上加斤。有關電子教材,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自疫情爆發至今,教育局為支援網上教學向學校提供了甚麼額外的電子教材;教育局如何確保學校和學生有足夠的電子教材應付網上教學的需要;
(二)教育局有否支援教育出版界製作電子教材;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教育局會否在來年推行資助電子教材製作的計劃;及
(三)長遠而言,教育局會否善用電子教材的需求因疫情而急升的契機,檢討「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以期制訂新策略及推行措施,加強支援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教育出版界,以推動電子學習;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學與教資源種類繁多,來源多樣化,除教育局不時製作的學與教資源外,課本、教師之間的教案分享、出版社的教材、大學、政府其他部門和不同機構所製作的學與教資源等均可供採用。教師可以按課程的宗旨和目標,以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材料,調適教材的內容,以支援學與教,這是教育專業範疇恆常的工作。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覆,但透過教育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靈活運用各種創新方法,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在家中維持一定程度的學習。根據教育局的調查和重點視學的初步結果,在停課期間,學校均採用多元策略支援學生在家學習,包括製作教學短片、進行實時網上授課、使用網上平台/學習管理系統支援學生學習、透過電郵/內聯網等派發學與教材料給學生等電子模式,並在所有級別的不同科目制定並推行學習計劃,讓學生可以有系統地繼續學習。部分學校亦推動學生廣泛閱讀、進行探索的專題研習活動等非電子模式。而大部分學校認為所推行的學生在家學習計劃的進度,符合其訂定的預期目標。
就馬逢國議員的問題,我現答覆如下:
(一)現時,學校可因應本身在資訊科技教育方面的運作需要,靈活地運用不同津貼,包括「資訊科技綜合津貼」、「資訊科技人員支援津貼」及「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等,採購不同的網上學習資源、教學軟件和硬件,以及加強對學校的資訊科技人手支援。
此外,為協助學校運用電子學習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教育局已推出一系列的支援措施:
(i)教學資源: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我們與香港教育城合作,設立「網上學習360°專頁」(www.hkedcity.net/home/zh-hant/learning),統整現有電子教學資源及建議學習日程,供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參考。此外,「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www.hkedcity.net/edbosp)提供不同學習領域的資源,涵蓋中小學不同科目,以支援教師在學科層面教授學生抗疫及相關知識。學校亦可善用網上評估系統(STAR)所提供的評估工具及小學至初中的中、英、數各科的課業(star.hkedcity.net)。香港教育城所設立的「教學資源庫」平台(resources.hkedcity.net),亦鼓勵教師及相關機構透過該平台分享優質的學與教資源。學校可以繼續運用教育局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優先主題計劃」下有關資訊科技教育的撥款,結合其他校內外的資源,制定全面的學與教策略,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ii)教師培訓:
教育局設立專頁(www.edb.gov.hk/ited/eh)並上載短片,講解如何運用電子學習平台、翻轉教室和實時網上授課的技巧。自本年一月底,我們每星期均舉辦不同課題的網上研討會,分享最新網上教學的資訊及實踐經驗。我們亦已於本年八月中起推出全新系列的網上研討會,主題包括相關重點視學主要結果及學校良好做法、與學科相關的電子教學法、有效運用不同學與教資源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成功經驗,以及學校領導須作全盤規劃及注意學生的身心健康等。截至十一月底,我們已舉辦了超過八十場網上研討會。
(iii)支援服務及策略:
教育局所設立的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通過遙距或到校模式繼續提供支援服務,按校本需要分享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不同策略。我們亦透過電話熱線、流動通訊程式及網上自學課程等,持續為有需要的教師提供意見及支援。我們在本年三月已向學校發出有關運用電子學習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參考原則。最近我們總結了各方經驗,包括本局於本年七月進行問卷調查及重點視學的初步結果,更新了上述參考原則,並於本年八月致函通知各校及上載至教育局專頁(www.edb.gov.hk/ited/eh),為學校提供相關指引。學校應參考上述推展原則,並按其校情及學生在各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透過合適的學與教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我們亦會繼續進行相關的重點視學,了解學校的情況,並把成功經驗與業界分享。
(二)教育局沒有資助出版社製作教材。教育局在二○一二年曾推出「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市場開拓計劃),以協助和鼓勵具潛力和有意編製電子教科書的開發機構,按本地課程編製不同科目的電子教科書供學校使用,並試行電子教科書質素保證機制。在市場開拓計劃完成後,電子教科書送審已成為常設安排,每年設有三個送審期。通過評審的電子教科書,會連同在市場開拓計劃下開發的電子教科書,列入「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內,供學校選用。
在停課期間,有不少機構包括資訊科技公司、教育出版社、大學、慈善機構、非政府組織等,免費讓學界使用其電子學習平台及資源,部分相關網頁的連結亦已上載至本局於停課期間設立的專頁,供學校參考。此外,為協助學校推動廣泛閱讀,教育局資助學校由二○二○年七至十二月免費使用香港教育城「e悅讀學校計劃」,當中涵蓋為中、小學不同題材和程度的優質中英文電子書。我們感謝教育出版界在這段艱難時期主動支援電子學習,惠及莘莘學子。我們歡迎教育出版界的交流和貢獻,並會繼續與香港教育城探討建立更多有用的平台,讓學生、家長和學校了解業界所提供的各類學與教資源。教育局已計劃在二○二○/二一學年,與香港教育城探討並建立一個更全面、更易用的教學資源分享平台,便利善用學與教資源,並鼓勵教師分享優質學習資源。教育局會繼續通過恆常機制持續與出版社及香港教育城保持緊密溝通,商討如何優化電子學習資源包括教科書的技術及功能設計,提升電子學習資源的質素,以切合教學需要。
(三)教育局在二○一五/一六學年推行「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策略),優化學校資訊科技環境,包括硬件、資源和教師培訓等,讓學校根據其校情和發展需要,制訂校本實踐電子學習的計劃,以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與教效能。教育局推動電子學習,鼓勵學校在考慮整體學校規劃及實行資訊科技教學時,適時把合適的科技應用於學與教。為持續優化策略的各項支援措施,我們一直通過不同途徑,例如校訪、問卷調查和焦點小組會議等,檢視相關措施的進度和成效。
為協助教育界應付資訊科技教育發展的需要,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優質教育基金」特別預留20億元推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協助學校推行混合學與教模式。當中,我們會預留約13億元,讓學校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供有需要的學生借用;並會預留約1.3億元,為因居住環境而無法得到合適的固網服務的學生,提供Wi-Fi蛋及流動數據卡;同時我們會預留5億元以支持電子學習的新項目,並如上文(二)段所述,與香港教育城探討並建立一個更全面、更易用的教學資源分享平台。教育局會繼續檢視及優化各項相關措施,包括加強教師培訓和家長教育等,以進一步支援學校在新常態下推行混合模式的學習。
問題:
為防止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學校擴散,學校在本年多次以網上教學取代面對面授課,令電子教材的需求急升。有教育出版界人士反映,他們在疫情期間免費向師生提供大量的電子教材,而有關的額外開支令他們的經濟負擔百上加斤。有關電子教材,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自疫情爆發至今,教育局為支援網上教學向學校提供了甚麼額外的電子教材;教育局如何確保學校和學生有足夠的電子教材應付網上教學的需要;
(二)教育局有否支援教育出版界製作電子教材;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教育局會否在來年推行資助電子教材製作的計劃;及
(三)長遠而言,教育局會否善用電子教材的需求因疫情而急升的契機,檢討「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以期制訂新策略及推行措施,加強支援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教育出版界,以推動電子學習;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學與教資源種類繁多,來源多樣化,除教育局不時製作的學與教資源外,課本、教師之間的教案分享、出版社的教材、大學、政府其他部門和不同機構所製作的學與教資源等均可供採用。教師可以按課程的宗旨和目標,以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材料,調適教材的內容,以支援學與教,這是教育專業範疇恆常的工作。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反覆,但透過教育局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靈活運用各種創新方法,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在家中維持一定程度的學習。根據教育局的調查和重點視學的初步結果,在停課期間,學校均採用多元策略支援學生在家學習,包括製作教學短片、進行實時網上授課、使用網上平台/學習管理系統支援學生學習、透過電郵/內聯網等派發學與教材料給學生等電子模式,並在所有級別的不同科目制定並推行學習計劃,讓學生可以有系統地繼續學習。部分學校亦推動學生廣泛閱讀、進行探索的專題研習活動等非電子模式。而大部分學校認為所推行的學生在家學習計劃的進度,符合其訂定的預期目標。
就馬逢國議員的問題,我現答覆如下:
(一)現時,學校可因應本身在資訊科技教育方面的運作需要,靈活地運用不同津貼,包括「資訊科技綜合津貼」、「資訊科技人員支援津貼」及「擴大的營辦開支整筆津貼」等,採購不同的網上學習資源、教學軟件和硬件,以及加強對學校的資訊科技人手支援。
此外,為協助學校運用電子學習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教育局已推出一系列的支援措施:
(i)教學資源: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我們與香港教育城合作,設立「網上學習360°專頁」(www.hkedcity.net/home/zh-hant/learning),統整現有電子教學資源及建議學習日程,供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參考。此外,「教育局一站式學與教資源平台」(www.hkedcity.net/edbosp)提供不同學習領域的資源,涵蓋中小學不同科目,以支援教師在學科層面教授學生抗疫及相關知識。學校亦可善用網上評估系統(STAR)所提供的評估工具及小學至初中的中、英、數各科的課業(star.hkedcity.net)。香港教育城所設立的「教學資源庫」平台(resources.hkedcity.net),亦鼓勵教師及相關機構透過該平台分享優質的學與教資源。學校可以繼續運用教育局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優先主題計劃」下有關資訊科技教育的撥款,結合其他校內外的資源,制定全面的學與教策略,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ii)教師培訓:
教育局設立專頁(www.edb.gov.hk/ited/eh)並上載短片,講解如何運用電子學習平台、翻轉教室和實時網上授課的技巧。自本年一月底,我們每星期均舉辦不同課題的網上研討會,分享最新網上教學的資訊及實踐經驗。我們亦已於本年八月中起推出全新系列的網上研討會,主題包括相關重點視學主要結果及學校良好做法、與學科相關的電子教學法、有效運用不同學與教資源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成功經驗,以及學校領導須作全盤規劃及注意學生的身心健康等。截至十一月底,我們已舉辦了超過八十場網上研討會。
(iii)支援服務及策略:
教育局所設立的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通過遙距或到校模式繼續提供支援服務,按校本需要分享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不同策略。我們亦透過電話熱線、流動通訊程式及網上自學課程等,持續為有需要的教師提供意見及支援。我們在本年三月已向學校發出有關運用電子學習支援學生在家學習的參考原則。最近我們總結了各方經驗,包括本局於本年七月進行問卷調查及重點視學的初步結果,更新了上述參考原則,並於本年八月致函通知各校及上載至教育局專頁(www.edb.gov.hk/ited/eh),為學校提供相關指引。學校應參考上述推展原則,並按其校情及學生在各學習階段的不同需要,透過合適的學與教模式,支援學生在家學習。我們亦會繼續進行相關的重點視學,了解學校的情況,並把成功經驗與業界分享。
(二)教育局沒有資助出版社製作教材。教育局在二○一二年曾推出「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市場開拓計劃),以協助和鼓勵具潛力和有意編製電子教科書的開發機構,按本地課程編製不同科目的電子教科書供學校使用,並試行電子教科書質素保證機制。在市場開拓計劃完成後,電子教科書送審已成為常設安排,每年設有三個送審期。通過評審的電子教科書,會連同在市場開拓計劃下開發的電子教科書,列入「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內,供學校選用。
在停課期間,有不少機構包括資訊科技公司、教育出版社、大學、慈善機構、非政府組織等,免費讓學界使用其電子學習平台及資源,部分相關網頁的連結亦已上載至本局於停課期間設立的專頁,供學校參考。此外,為協助學校推動廣泛閱讀,教育局資助學校由二○二○年七至十二月免費使用香港教育城「e悅讀學校計劃」,當中涵蓋為中、小學不同題材和程度的優質中英文電子書。我們感謝教育出版界在這段艱難時期主動支援電子學習,惠及莘莘學子。我們歡迎教育出版界的交流和貢獻,並會繼續與香港教育城探討建立更多有用的平台,讓學生、家長和學校了解業界所提供的各類學與教資源。教育局已計劃在二○二○/二一學年,與香港教育城探討並建立一個更全面、更易用的教學資源分享平台,便利善用學與教資源,並鼓勵教師分享優質學習資源。教育局會繼續通過恆常機制持續與出版社及香港教育城保持緊密溝通,商討如何優化電子學習資源包括教科書的技術及功能設計,提升電子學習資源的質素,以切合教學需要。
(三)教育局在二○一五/一六學年推行「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策略),優化學校資訊科技環境,包括硬件、資源和教師培訓等,讓學校根據其校情和發展需要,制訂校本實踐電子學習的計劃,以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與教效能。教育局推動電子學習,鼓勵學校在考慮整體學校規劃及實行資訊科技教學時,適時把合適的科技應用於學與教。為持續優化策略的各項支援措施,我們一直通過不同途徑,例如校訪、問卷調查和焦點小組會議等,檢視相關措施的進度和成效。
為協助教育界應付資訊科技教育發展的需要,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優質教育基金」特別預留20億元推行一項為期三年的計劃,協助學校推行混合學與教模式。當中,我們會預留約13億元,讓學校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供有需要的學生借用;並會預留約1.3億元,為因居住環境而無法得到合適的固網服務的學生,提供Wi-Fi蛋及流動數據卡;同時我們會預留5億元以支持電子學習的新項目,並如上文(二)段所述,與香港教育城探討並建立一個更全面、更易用的教學資源分享平台。教育局會繼續檢視及優化各項相關措施,包括加強教師培訓和家長教育等,以進一步支援學校在新常態下推行混合模式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