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媒體資訊媒體評論文章西九文化區的規劃與管理_紫荊雜誌
媒體評論文章
返回
西九文化區的規劃與管理_紫荊雜誌
01.05.2013

立法會議員(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新論壇召集人 馬逢國

 

* 筆者是西九管理局董事,但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

 

香港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由於土地政策傾斜和管治思維的制約,欠缺長遠的文化政策,香港更被部份人評為文化沙漠。但隨著經濟發展,文化生活愈來愈重要,文化創意產業更是城市軟實力的表現,特區政府已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而國家亦提出了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策略。展望未來,文化藝術的發展,不單可提升整體城市的魅力和活力,提升市民素質,也可創造出具經濟價值的產業和工作機會。


在這背景下,西九文化區的發展,確是任重道遠。西九管理局提出了對西九的三大願景:它將設有優質文化、娛樂及旅遊節目,具有必須到此一遊的元素;它要配合長遠發展香港文化藝術所需基礎設施,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它亦需成為吸引和培育人才的文化樞紐、以及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文化門廊。


要達到這些目標,西九必須要有清晰的定位。在我來看,有三點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它的目標是一個文化藝術區,必須有足夠的文化藝術設施,以滿足界別發展和市民的需要。第二,它的管理模式,必須有別於過去政府行政主導,限制文化藝術界發揮創意的體制,要配合業界的需要,吸納民間意見,具靈活彈性。第三,西九必須立足於本土,擔任推動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的角色,提升本地文化業界和藝術家的水平和知名度,裨益本地的藝術工作者,並以培養具國際視野,熟悉本地藝術的藝術行政人才,以本地人才為文化區管理的骨幹為目標。而筆者就著這三點,分享我個人對西九的看法,以及在落實過程中面對的困難和挑戰。


在此,首先交代西九文化區的背景。前特首董建華早在1998年的施政報告,便有了興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的構思。但到落實階段,公眾對西九造價高昂的天篷有憂慮,亦擔心西九的公私營合作,以單一招標的模式,最終會讓西九變成地產項目,擺脫不了公眾對官商勾結的擔心,到2006年為回應各方的,政府決定推倒重來,重新諮詢,並於2008年,特區政府成立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向立法會申請一筆過撥款216億注資,落實推展西九文化區計劃。

 

就西九文化區的發展規劃,當初政府為回應社會對保育的關注,為構建美麗的願景,從計劃之初,政府就西九的整體最高地積比率定於一個相當低的地積比率——1.81倍。也因上述原因,以及經多重諮詢後,當局最終挑選了Foster + Partners「城市中的公園」作為基礎方案(也是原天篷方案的設計師),設計的特點,是將公共車輛總站、道路和部份基礎設施均設於地底,各文化藝術設施則散落於文化區內,並為公眾提供一個大型的中央公園。儘管當時有不少意見批評,設計未能夠帶出文化藝術區的特色,過多的綠化地未必能夠與文藝設施融合,亦擔心有人流不足和成本較高的問題。但以當時強調保育的政治氣氛下,西九文化區以低矮和低密度的原則作為規劃方向,是無可厚非的。

 

然而,在上屆政府持續7年的緊縮土地供應政策下,土地短缺已成為各個行業的發展短板和住房的桎梏,租金倍升,市場競爭力較低的文化藝術界自然是首當其衝。而新一屆政府將覓地建屋為首要目標,將住房需求凌駕於其他土地需求,文娛康樂的用地,也很容易成為犧牲品。政府將36幅「政府、機構或社區」(GIC)土地改為住宅用途,就是例子之一。當全港鬧著「土地荒」,當業界和社會對土地需求殷切,但文化區仍以1.81倍地積比率發展,(九龍區的地積比率是7.5倍),這可以說是非常奢侈,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設施必須能滿足業界需要


正如本文開始時強調,西九的願景,是提供足夠的文化藝術設施,以滿足界別發展和市民的需要。在過去的討論之中,文化藝術界對西九的設施各有訴求,除了各類型的表演場地,博物館等之外,文學界倡議的文學館、舞蹈界建議的專用推廣場地,以及藝術家需要的創作和排練空間等,這些在有限的可建面積下,都不能一一的滿足。西九文化區的文化設施建成後,也需要為訪港的藝術團體提供價格相宜的住宿安排,文化區內能否有充足的供應卻是成疑。


要落實西九,目前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就是資金的問題。立法會在2008年撥予西九管理局的216億建造費,現時僅滾存至235億,遠遠追不上6年來急升的建築成本。以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為例,成本已經由06年估計的13億元,增加超過1倍至27億。有報道估計,西九文化區的造價將達450-500億元,超過撥款的一倍,甚至更多!

 

調整地積比率 一舉四得

 

為解決問題,我早在兩年前已預見可能出現財政問題,在西九管理局內建議政府在規劃的過程中多下一點功夫,適度增加西九地積比,例如略增至3倍,一來便可增加文化設施的面積,合理地滿足文化界的需求。二來可增加西九的商住面積,帶來額外收入,舒緩成本急升的壓力。三來也可帶來足夠的人流,改善現時設施散佈,活力動感可能不足,人氣可能不旺的問題。四來亦可紓緩市區嚴重的土地荒,可說是一石四鳥的建議,可惜意見並沒有被管理局及政府採納。


在立法會內,我亦多次要求政府認真考慮建議,但政府卻是甚有保留。當局的回覆,是擔心更改發展圖則,會延遲落實西九計劃的時間表。但西九文化區的興建是分階段進行,根據西九各設施的落成時間表,首階段的核心文化設施,最早的設施將於2015年完成,其餘部份逐步於2020年前落成,第二階段的文化設施,則會於2020後才落實。目前,西九的早期工程,如東面的戲曲中心,在利用現有的基建下,已開始落實,西九中央的部份,則尚待顧問研究,制訂合適的發展方式。故此,若政府要提升西九的地積比率,相信仍有時間去策劃,及經城規會的進一步審議,只視乎政府是否有決心去做和說服社會支持。如不作調整,我很難想像管理局單憑現時滾存的235億,便可滿足業界對各項設施的需要,讓西九的計劃可以全部落實。

 

管理模式不能照搬政府一套

 

接著要討論的,是西九的管理模式,要有別於目前政府的運作體制,但按現時的運作機制,政府的框框和影響仍是很大,而這些運作問題,也反映在超支的問題上。

 

文化區內的計劃執行,目前基本上跟一般政府工程的程序雷同,徵聘顧問進行研究,徵集意見書,進行設計比賽,再一輪招標工序,才展開建造工程,這來來回回已花掉一些金錢。

 

部份的文化設施,如戲曲中心、M+博物館也透過公開比賽,徵求建築物的設計。既然是以比賽模式進行規劃,對設計要求相對寬鬆,參賽者為求設計突出,增加勝出機會,自然對文化設施的設計有高素質,要求優質的配套,造價自然偏高,所有的評審也會不期然採納較佳的作品。即使稍為調高成本效益佔評審準則的比例,相信結果相差也不會太大,如果採取較多限制,也背離了舉辦設計比賽的目的,而設計師收費和工程顧問費用則按建築費比例收取,也體現不到簡約設計的誘因。話說回來,粵劇戲曲界曾經積極爭取興建戲曲中心,改變當初完全被忽略的處境,只求文化區能有所提供,去傳承發揚本地的粵劇文化,對設計的要求並不特別高。當然,經過設計比賽,獲得更好的設計,粵劇界當然是喜聞樂見的。

 

由於機制的設訂,文化設施的造價無可避免地提升。事實上,當初西九文化區的構思,不納入政府的體制下進行,是希望西九的發展能維持一定彈性,避免官僚和行政主導,為文化發展造成不必要的限制。然而,數碼港的經驗,令公眾擔心以公私營合作,單一招標的模式發展西九,可能會淪為地產項目,歪離推動本地文化藝術的目的。在激烈的反對下,西九推倒重來。政府隨後成立專責及非牟利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落實西九文化區計劃。可惜到今天,西九文化設施的構建建造過程,卻越來越擺脫不了固有模式和思維方法。我們日後是否仍朝這個方向發展,是值得政府當局和管理局深思。

 

戲曲中心管理具標誌性

 

除了工程招標的比賽機制外,文化藝術界的朋友亦有批評,目前政府管理文化設施的政策過於刻板,往往從行政方便出發,為藝術工作者在發揮創意時,受到很多限制,無法盡情發揮。現時首階段的核心文化設施的建築工程已經開展,其中戲曲中心剛敲定設計方案,並將於今年內制訂及確立管治模式。戲曲中心是首批啟用的文化設施,其管治模式對於其他稍後落成的文化設施,起著標誌性的作用。

 

故此,,西九文化區內各文化設施的管理政策,應因應場地特色而制訂,輔以靈活、彈性的政策,讓藝術工作者得以充份發揮,在制訂管理政策前,也應充份諮詢持份者的意見,確保有足夠的民間參與,而戲曲中心的管理模式,應服從這個方向發展。

 

M+博物館須立足本土

 

西九必須立足於本土,而有關M+博物館的收藏爭議,也反映業界對問題的關注。

 

M+博物館將於2017年啟用,M+博物館大樓的設計比賽,也於去年9月展開,比賽的結果預計能於今年中公布。西九管理局也積極為M+搜羅藏品。去年6月,M+獲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捐贈了1463件其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品,以及斥資1.77億向希克購買了47件藝術品。

 

然而,購藏希克的藏品卻引起本地藝術界的一番爭議。有評論認為,該批藏品過份集中於內地藝術作品而忽略了本地創作,也有人認為,該批藏品收藏性不高。藝術品的收藏,一向都是富有爭議的議題,但今次事件卻點出,M+的雖已定位為專注於收藏及展出20及21世紀的視覺藝術,也於去年6月訂立了一套館藏政策,但卻一直未有向公眾公開闡釋,令公眾無法了解M+的收藏藝術品的準則並作判斷。

 

更重要的是,M+作為西九文化區的博物館,必須建立本身的特色,而作為立足於本地的博物館,也應以推廣本地文化藝術,收藏本地藝術家作品為重要工作,肩負起培育本地藝術家的責任,提升本地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在國際上的位置,引領他們走入國際市場。這些目標,都有賴一套清晰完整的館藏政策去達成。

 

 

文化區要有合適的管理及營運政策,同時也需要有合適的管理人才去推行。在西九文化區計劃推展前,文藝界已不斷提出,政府及西九管理局必須未雨綢繆,培育更多本地的藝術行政管理人才,應付日後文化區成立後的龐大需要。

 

今年的施政報告中,特首梁振英提出額外撥款1億5千萬,加強不同資歷藝術行政人才的培訓,方向值得支持。過去的一段時間,我們較少關注到藝術行政人員的培訓和階梯的建立,以致低層的管理人員流失率高,中層管理人員流動性低、管理經驗受限制。至於高層的文化管理人才,我們則傾向依賴外國的管理力量,西九文化區自然也不例外。兩任西九文化區行政總裁,謝卓飛(Graham Sheffield)和連納智(Michael Lynch),M+的行政總監李立偉(Lars Nittve),都是從外地引進的高層管理人員。

 

誠然,引進外地管理人才,能引入外國的管理經驗。但必須注意的是,香港作為一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本地的文化藝術,面對的不只有外國的觀眾和市場,來自國內的觀眾和市場也正不斷發展。我們的藝術管理團隊,除了要熟悉本地文化藝術環境,掌握國際的文化藝術方向,以及對中國的文化發展、文化市場有認識和了解,才能充份發揮我們中西兼善的優勢,推動西九的發展。未來藝術行政人才的培訓,也應朝這方向出發,建立本地藝術管理人才庫,扭轉我們過份依賴外力的局面。


地理位置的優勢,歷史因素的使然,造就了香港為一個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一個糅合了中西文化的獨特城市。西九文化區的建立,不是為成就一個文化地標,而是反過來借助這文化地標,將本地的文化精萃輻射出去。


更重要的是,香港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承傳了優秀的中華文化,西九文化區憑著其獨特位置,實可輔助香港發展為南中國的文化都會,繼續發揮其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角色,做到立足本土,承傳中華,融會東西。